两弹一星的研发流程简述-尊龙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3-02-10 20:52 作者:慈溪检察 点击: 【 字体:

两弹一星的研发流程简述?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国重器“两弹一星”是如何造出来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慈溪检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两弹一星的研发流程简述1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等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
今天的关键词是:“两弹一星”精神。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美苏在全世界挥舞“核大棒”的争霸局面。为了破解“核威慑”局面,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认为“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并审时度势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力量。1955年1月15日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党中央作出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标志中国核工业建设开始起步。在经济工业落后、科研基础薄弱、工作条件艰苦的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起步,并取得了重要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对中国安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特别是,在“两弹一星”事业发展中,建设者们在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的同时,也创造了重要精神财富,即“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高度评价了“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伟大成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热情赞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一崇高精神时至今日仍然极具时代价值。“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说:“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将继续照亮中国民族自强之路,我辈理应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将之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爱国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老一辈科学家将家国情怀嵌入建设祖国伟大事业的生动体现。研究工作辉煌伟大却极为隐秘,需要用至诚的爱国情怀支撑,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坚守。“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这句话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接受核武器研制任务时对妻子说过的话。妻子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他用三个“不能说”作为回答。从此,他带领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中,将身影隐没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和险峻的深山大漠中。当时条件艰苦,他硬是带领团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为了海量数据演算,一日三班倒仍使他焦急地感叹:“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为了掌握一手材料,他15次去现场领导核试验,在飞沙走石的西北戈壁度过了八年时光。他还劝诫青年大学生: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甘心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做出的科学成果又不许发表论文。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他们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在试验成功后迅速转入氢弹研制中,极大地缩短了“两弹”研制的时间。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呕心沥血28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后不幸逝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隐秘伟大的一生才为世人知晓,但直到临终之际,他仍心系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在早期核武研制与发展的科学家中,有的被学界认为一只手已经触碰到诺贝尔奖,但为了参与核武研制而隐姓埋名、以身许国;有的像邓稼先一样,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周光召回忆道:“我们靠的是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有高度爱国心的科学家,又靠他们带出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他们靠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还有成千上万共同奋斗的建设者,他们心怀家国、兢兢业业,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虽千难万险吾往矣,虽身死亦无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新中国在经济上尚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政治上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封锁,在科技上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50年代,美国多次对中国发出核威胁,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民头顶。时任中央高层一致认为,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核力量,才不会被人欺负。因此,虽然经济建设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团高瞻远瞩,决定勒紧裤腰带也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
研制伊始,党中央就明确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坚持不搞合作、不搞共有、不受制于人。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的事实也证明,世上没有救世主。困难当前,中华民族显示出了顽强的意志。大批专家和技术骨干从全国各地奔赴核武研制第一线,许多专家学者甚至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投身“两弹一星”事业中。当时国内设备条件较差,为了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是研究者们的工作常态,更是氢弹之父于敏的日常。为了推进研究进度,1965年他带领团队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庆假日空出的计算机进行研究,100多个日夜的紧张奋战和不断地改进反思后。9月,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打破研究僵局。于敏团队完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设计方案,为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为了实验,于敏八上高原、六下戈壁,高原反应使他食无味、觉无眠,但他仍坚持到问题解决才离开。“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可以欣慰了。”于敏如是说。除了核武研究人员,还有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扛起锄头和铁锹,在戈壁荒漠打井开荒,冒着高温、迎着风沙,用双手搭建起发射阵地、发电厂、公路、医院等研制基地。钱三强如此描述: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民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荒凉的大漠上,是自强不息的长歌在天地之间回荡不绝。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全国一盘棋”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核武研制是一项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关涉众多的系统性工程。自1955年正式决定研制核武器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集中各方力量给予最大支持。1962年,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上批示:“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周恩来总理更是反复强调,我们发展尖端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要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组织全国大力协同,从科研一开始就组织协作。要发扬风格,通用的技术不要保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拧成一股绳。为了推进理论研究,国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五方面科研力量进行协作。另外,尖端武器研制需要很多新型原材料和精密器件,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协同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
1967年,年仅38岁的孙家栋被调到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原本从事飞机制造的他临危受命,转战研究人造卫星。他挑选了18个技术骨干组成团队,向着一片未知的技术领域发起攻势。他说,“说不定哪天就折腾出什么篓子来”,“因为这些人完全不懂这个事情要如何做”。很多现在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由于研究条件较差,当时都可能成为天大的阻碍,但他们仍一往无前、一心一意进行钻研。为了防止有人搞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值守,以确保卫星顺利发射。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然在茫茫宇宙中运转。遥望苍穹,满天星斗璀璨,写下孙家栋和许许多多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传奇。

两弹一星的研发流程简述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沙漠腹地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国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此后,我国的导弹、氢弹、人造卫星相继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增强国防实力,奠定国际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今年6月28日,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公布了“100位重要英雄模范名单”,“两弹一星”先进群体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代表出现在名单中。金色的字迹熠熠生辉,彰显出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祖国哪里需要我,我们就到哪里去

夏季的青海省海北州绿草茵茵,白云低垂,薄雾一直笼罩在茫茫的山间。在绵延山脉的包裹下,有一片美丽的草原——金银滩。

1958年6月,因水文、气象、地理、地质等多方面的条件优势,金银滩被规划为核武器研制基地。此后,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和解放军战士怀着“祖国哪里需要我,我们就到哪里去”的信念,来到金银滩草原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神秘家园”。

“要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本有机会留在上海,却选择在金银滩研发核武器的陈福良说,“我是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初中、高中、大学都享受了国家助学金。毕业时,就觉得自己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所以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去青海,具体干什么不知道,只知道要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锻炼。”

核武器研制工作,处在高度的机密之中,长时间不能与家人联系。工作人员上不能对父母尽孝,下不能对子女关爱。“我只接到过两份电报,一份是‘母亲病重’,另一份是‘母亲病危’。”陈福良说,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他最终没有回家。没能为母亲送终,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扎根金银滩草原默默奉献的人还有许多,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条件艰苦的前提下,履行着研制核武器的特殊使命。他们改名换姓、隐瞒家人,有的“人间蒸发”二十余年。

“两弹一星”功臣程开甲是从英国回来的物理学家,他在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工作二十年。几十年后,有人问他对当初的回国选择后不后悔,程开甲回答:“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战高斗寒,笑谈渴饮苦水浆

1960年7月16日,苏联驻华大使突然照会中国外交部,声明7月23日至9月1日将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到8月23日,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回国,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同时设备材料的供应也随之停止。

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还撂下一句话:“离开我们,估计你们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面对这些情况,毛泽东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党中央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力量,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从全国各地迅速奔向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第一线。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联全面撕毁合约的时间,正好赶上中国三年困难时期。

据曾参与过原子弹研制的刘兆民回忆,当时的粮食定量分配,每月分到他们每人手里的只有24斤,折合每天共8两,早晨2两,中午晚上各3两。这对于24、25岁,每天从事着高强度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完全吃不饱。因此,他们每次喝完糊糊粥的碗,都会用馒头再蹭上一遍,把糊糊刮干净,不浪费一点口粮。

因为粮食不够,副食品奇缺,营养跟不上,很多科研人员出现浮肿、色盲等病症。冬季的金银滩风雪弥漫、寒风凛冽,广大建设者和干部职工忍着饥饿,战斗在高原。

条件如此艰苦,但他们仍然保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强梁,任凭天公多变幻,哪怕风暴沙石扬,头顶烈日明月作营帐,饥餐沙砾饭,笑谈渴饮苦水浆……”核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创作的这首歌词,是当时艰苦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参试部队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团结一心、举国协同才能得胜利

今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并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难以想象,50多年前,东方红一号上天时的任务仅仅是“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实现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的巨大飞跃,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东方红一号研制时,美、苏、法、日等国都已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但对于中国的卫星研制人员来说,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卫星所需生产、加工设备不足,测试、试验设备不齐,资源、人员短缺,西方国家在元器件、技术上对中国实行封锁,苏联也和中国技术断交。种种条件限制着中国研制人造卫星。

当年,人造卫星计划被秘密称为“651”计划,周恩来特别指示,只要是“651”计划需要的,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于是,中央财政拨款两亿元支持人造卫星建设;钱学森、赵九章、任新民等一批海外求学的科学家突破重重阻碍回归祖国;全国各地更是动员了60多万名民兵日夜守护卫星发射所用的通讯线路。正是在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举国力量攻关下,才得以让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让中国的乐曲第一次响彻寰宇。

2019年7月的一天,东方红一号卫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的轨道不期而遇。这场相遇,两方在空间上相隔仅40多公里,时间上却跨越了近50年。

“两弹一星”精神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在于它是苦难年代同黑夜作斗争并赓续至今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为“两弹一星”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干部职工培育和发扬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这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不可缺少的时代内涵。

“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党和人民的血脉之中,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提供了丰厚滋养。

本报记者 王斯英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两弹一星的研发流程简述3




“两弹一星”指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我国为什么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两弹一星”的奇迹?在当今社会如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65年来,中国航天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航天史,是每位航天人的必修课。在中国航天史上,“两弹一星”工程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中提到,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 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


重大抉择


国家安全的坚强盾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刚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但紧接着又进行了抗美援朝。在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后,为保卫祖国、争取维护和平的权力,负责国防工业建设的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敏锐地意识到,在科技、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要想快速造出尖端武器,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分清主次,集中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


1956年5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了聂荣臻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宣布了发展导弹武器的决定。1958年5月,国防部五院开启仿制苏联近程导弹p-2的任务,代号“1059”,p-2导弹射程590公里。1960年11月,“1059”导弹发射成功,后定名为“东风一号”


▲ “1059”导弹发射


同年,中央军委确定了“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提出“埋头苦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奋勇前进”发展国防科学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的要求,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在仿制p-2导弹的同时,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提出研制射程为1500公里~2000公里的中程导弹计划。“1059”导弹发射成功后,是继续研制中程导弹,还是先在“1059”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研制一个1000公里左右的中近程导弹,需要作出战略抉择。


针对这种情况,聂荣臻明确了中近程导弹研制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1059”的仿制成果,尽快研制出一个射程达1000公里的导弹,同时积累自主设计的经验。


1964年6月,修改设计后的中近程导弹在酒泉基地再次发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自此有了自己的战略导弹——“东风二号”


▲ 东风二号导弹发射


1964年9月,在我国原子弹试验前夕,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决定成立由钱学森领导的“两弹结合”方案论证小组。同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尽快实现“两弹结合”,研制导弹核武器


1966年10月,我国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地地导弹东风二号甲,将核弹头从巴丹吉林沙漠投送到了新疆的罗布泊,核弹头在靶标上空精确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结束了中国核武器“有弹无枪”的局面,也为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两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


伟大实践


奔腾年代的苦难辉煌


早在事业的起步期,中央便确定我国的国防尖端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从1955年到1958年,中苏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6个有关协定,由苏联对中国提供技术援助,我国把仿制作为“爬楼梯”的第一步,在仿制中把技术吃透,为转入自行设计创造条件。


但是,从一开始,苏联的援助就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和恶化,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毁约断援,8月撤走全部专家、带走全部资料,进入冲刺阶段的导弹仿制工作遭遇极大困难。


对此,毛泽东明确指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尖端不能放松,更不能下马。”逼上梁山的航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成功发射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争气弹”标志着仿制阶段的彻底结束、自行设计阶段的正式开始。


▲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宴请全国政协委员,将原本坐在第37桌的钱学森请到身边,交谈中,说了那句影响航天事业的话:“新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在同旧的、衰亡着的东西斗争中生长起来的。”


1961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加强我国原子能工业建设,中央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加强各有关方面对原子能工业建设的支援。”由此,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26个部委、20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大力协同、集中攻关。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6年10月27日,我国使用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导弹、原子弹结合实验,导弹非常精确地命中了目标。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揭开了中国进入外层空间的序幕


▲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导弹、原子弹、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这3项重大成果,就是准确意义上的“两弹一星”。以“两弹一星”为基础,我国又独立自主地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液体、固体导弹,运载火箭,各类卫星、氢弹、中子弹等科技成果。


宝贵精神


跨越时空的信仰坐标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也是“两弹一星”工程的成果之一。它是从事航天、核工业广大干部、职工与解放军指战员在长期科研、生产、试验实践中创造、提炼出来的,其形成过程是军工文化和现代尊龙官方网站的文化在我国兴起的典型表现。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是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归国,无数研制者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为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科研事业孜孜以求的革命牺牲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两弹一星”研制者的坚强精神支柱。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广大研制者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在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坚持开展科学试验,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这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是在党的号召和带领之下,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科技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凝心聚力、群策群力,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进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国防部五院时期的航天人影像


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人用14年的艰苦实践,开创了中国进入太空活动的新纪元。此后,中国航天人世代相接,继承前志,将祖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形势和新任务更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和航天事业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远大前程


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辉煌标志,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座历史丰碑,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值得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一是坚持战略思维,把握尖端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契机。


“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时代工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以当时的财力、物力和人才、技术基础,要发展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科技,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家战略全局,相继作出了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重大决策。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广泛带动了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一举改变了国家面貌和国人心态,牢固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实践证明,尖端科技事业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只有在重要历史关头,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和科技发展的潮流,及时作出关键性的正确抉择,才能始终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始终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


“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为确保研制成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实行集中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于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负责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和组织协调。几十年来,中央专委以其独特的组成方式、决策机制和决策成效,形成一种坚强有力、精干高效的中国特色决策管理模式。


实践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是“两弹一星”研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抓到底、务求必成。


三是坚持社会主义举国体制,形成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


“两弹一星”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为此全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协同会战,各系统各单位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政治优势。


今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统筹谋划,再接再厉。”新型举国体制更加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注重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


实践证明,中国航天事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中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有限的条件下,聚集起强大的攻坚力量,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对航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四是坚持自力更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两弹一星”工程是一项发奋图强的“争气”工程。尖端技术事关国家安全,如若不能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必将受制于人。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和苏联的毁约撤援,党中央果断决定:下定决心、顶住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中国的“争气弹”。


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永远是创建和发展尖端科技事业的重要基石。当然,强调自力更生并不是排斥对外合作交流,而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提高研制起点、缩短研制周期,做到独立自主而不闭关自守,自力更生而不盲目排外,对外开放而不失中国特色。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回顾“两弹一星”的历史伟业和宝贵精神,我们不难看出: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科技界的自主创新、各条战线的协同合作和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是科学事业和战略产业的制胜法宝。我们有理由相信:踏寻先辈足迹,永攀科技高峰,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时代的航天人,必将让“两弹一星”精神绽放新光芒,必将不断谱写祖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今天,让我们向以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为代表的“两弹一星”

研制工作先进群体致敬!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元勋是投身“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先进群体的杰出代表。




来源:中国航天报(文/军文)、科技日报


编辑:张爽

审核:朱丽

终审:刘海英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