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甘力有未逮的意思是什么(心有不甘又能怎样是什么意思)-尊龙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2-09-25 17:47 作者:历史大学堂 点击: 【 字体:

心有不甘力有未逮的意思是什么(心有不甘又能怎样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为何说努尔哈赤死前最想将皇位传给皇太极,而不是多尔衮?,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历史大学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有不甘力有未逮的意思是什么(心有不甘又能怎样是什么意思)1

萨尔浒之战,后金以劣势之兵力,五日内完败大明王朝20万大军。这场胜利让后金这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彻底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束缚,努尔哈赤可以带领着他的子弟们,去实现他们心中那更大的理想了。

不久,努尔哈赤便消灭了叶赫部,统一了女真各部指日可待,成为“白山黑水”真正的霸主!

中央政府大明王朝,在成功“靠”死了昏聩之君神宗万历皇帝之后,又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其父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便驾崩),据说这位老兄确实是一位木匠高手,可惜他不是一位好皇帝,致使大权旁落到了历史上著名大太监魏忠贤之手,党伐同异、残害忠良之事比比皆是,这无疑是为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又挖上了几锹土。

大明王朝最令后人敬仰的就是永远有那么一批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这些文人不顾自己生死,胸中素怀“扶大厦之将倾,挽祖宗基业与狂澜”之志,他们要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这当然包括蛮夷努尔哈赤。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

袁崇焕就是这批明朝忠君爱国文人之代表,一位出生于广西的南方文人,来到辽东苦寒之地,带领明军奋勇抗金,其中较为著名的宁远之战大败后金军,取得了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正面交锋的首场胜利。这还不算,“匪首”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中而身负重伤,这对于后金的打击可用“重创”二字加以形容。

果然身负重伤的老汗努尔哈赤在身心两方面的沉重打击下,生命之息正急剧衰退,以呈无力回天之势,后金易汗已成必然。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牵动着后金每一个人的神经,尤其是那些继位候选人们,他们更是窥视着老汗的一举一动。各路势力暗流涌动,谁也不想错过这坐拥天下的机会。

努尔哈赤一生共娶了16位妻子,其中先后有四位大妃,这四位大妃所出的四个儿子刚好代表着争夺汗位的四股势力,他们分别是:第一位大妃佟佳-哈哈纳扎青所出的二阿哥代善,第二位大妃富察-衮代所出的五阿哥莽古尔泰,第三位大妃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所出的八阿哥皇太极和最后一位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所出的十四阿哥多尔衮。虽然这四股势力都在力争汗位,但是他们各自的处境是不一样的。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

代善乃努尔哈赤结发之妻所生,跟随父亲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被努尔哈赤授予“古英巴图鲁”之美誉。在其同母兄褚英被废黜储君之位后,代善就成了努尔哈赤最心仪的接班人,然而代善接连的三大错误,使他失去了太子之位:

1. 与大妃阿巴亥的“桃色事件”,努尔哈赤小妾德因泽,因嫉妒阿巴亥的地位,而向努尔哈赤告发她和大贝勒代善有不正当关系,虽然最终没有查出太严重的问题,但是着实让努尔哈赤很反感;

2. 听信后妻谗言而虐待自己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后硕托愤然出走导致事发,被努尔哈赤知晓并重则代善;

3. 与努尔哈赤的府邸之争。代善发现自己的新宅子比父汗努尔哈赤的要好,于是便主动提出与父汗换宅子。代善本想向努尔哈赤示好来改善父子之间的关系,可是代善却因为自己的好宅子让给父汗而心有不甘,转而欺负自己儿子岳托,迫使岳托让出宅子给自己,不想这件事儿又让努尔哈赤知道。努尔哈赤仅是冷冷地说:“既然这个事情让你如此为难,并且还要殃及到岳托,我还是把你的宅子还给你吧。”努尔哈赤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这个儿子的嗤鼻。

这一系列的错误导致代善储君之位不保,也反映出代善这个人为人处世的很多不成熟之处。说实话,代善真的担不起后金国这个大担子。

但是,作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及子弟们为后金所立之功勋、所居权位之重,应该说代善依然是汗位有力竞争者之一。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

莽古尔泰因其母衮代为努尔哈赤宠爱而早早得到父汗青睐,但是莽古尔泰这个人,性格鲁莽而少谋略,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型,根本不是能堪大任的料。并且这家伙还干了一件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事儿,就是亲手斩杀自己的母亲,这一残暴行径令人发指。试想一下,谁愿意让这样一位血腥残暴之人为新任君主呢?所以莽古尔泰想要承袭汗位纯属一厢情愿,根本入不了流。

这第三股势力就是皇太极,应该说论个人能力,在当时努尔哈赤的所有儿子中,绝对是鹤立鸡群!史料记载,由于父兄们常年在外征战,皇太极在七岁时起就开始主持家政,而且打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皇太极年少之时便已经崭露头角。不仅如此,皇太极弓马娴熟、武艺了得,围源狩猎、征战四方也是毫不含糊,其战功仅次于代善而不在莽古尔泰之下。除此之外,皇太极文化水平也是很高,精通满、蒙、汗三种文字,而且皇太极心思缜密、素有谋略且城府极深,这些才是皇太极真正出众于众兄弟之处。其实,在皇太极生母孟古哲哲在其12岁时病逝的时候,他就已经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坐上父汗的位子了。所以汗位之争,皇太极是志在必得!

至于这第四股势力就是多尔衮,其实在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多尔衮也不过才15岁,所以多尔衮这一势力的真正代表人物是他的生母阿巴亥。阿巴亥乃乌拉部首领满逮之女,嫁给努尔哈赤之后,便集努尔哈赤宠爱于一身。子凭母贵,阿巴亥最聪明的儿子多尔衮就成了努尔哈赤晚年重点培养之对象。另外阿巴亥与代善那似有非有的暧昧关系,这也是阿巴亥拉拢代善的“资本”,所以说这股势力也不容小视。

▲皇太极腰刀

众所周知,最终是皇太极成功取得汗位的,下面我们重点讲述皇太极夺取汗位的重点事迹和一些历史谜团的解析。

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皇太极阴谋夺取汗位。皇太极的“阴谋诡计”主要实施于两个方面:

1. 成功瓦解代善集团势力并为己所用。代善这一枝的众多子孙为后金和大清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他的长子岳托,从小便随父、祖征战四方,论战功在努尔哈赤孙辈无出其右者。还有第三子萨哈廉,文武兼备素有谋略,这两个人就是代善集团文武之代表。皇太极通过许诺两位侄子好处来赚取他们二人的信任,由这两人“逼”其父代善共同力荐皇太极承袭汗位。代善性格懦弱,见到两个儿子的逼宫只好就范,同两个儿子一起推举皇太极。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

2. “逼”大妃阿巴亥殉葬。就这一事件,或说是历史谜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经过:努尔哈赤在生命垂危之际,紧急召见阿巴亥前往努尔哈赤疗养处与自己会面,实际上阿巴亥是在瑷鸡堡这个地方,在努尔哈赤回沈阳(后金都城)的大船上相见的。至于她和努尔哈赤在船上是否有过对话,以及说了什么,都不得而知。然后,努尔哈赤在回沈阳的途中驾崩。阿巴亥随同努尔哈赤尸体回到沈阳后,皇太极当着众贝勒的面宣告努尔哈赤之遗言,主要内容就是命阿巴亥以及其他两位宠妃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和代善有不正当关系的就是她)和阿济根一起殉葬。阿巴亥被迫自缢而死,年仅37岁。

因为阿巴亥之死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皇太极,所以后世史学界认为,极有可能是皇太极编造努尔哈赤遗言逼死阿巴亥。这样即摧毁了多尔衮的政治资本,也起到了威慑代善的作用,所以“顺理成章”地推测出皇太极是靠阴谋谋取汗位的。

对于阴谋论这一说法,本人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皇太极继承汗位其实就是努尔哈赤之安排,我论证的观点以及依据如下:

努尔哈赤之遗言应该属实并非皇太极编造。努尔哈赤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虽然老汗有一万个不甘心,也不得不思考接班人,这一国之根本的大事了。以努尔哈赤的才智和处世风格,他完全清楚一旦自己的身后事没有处理好,顷刻之间就会葬送后金的大好前途。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努尔哈赤生前一定会对接班人之事有了周详的安排,而通过前文的讲述,这接班人的最佳人选非皇太极莫属。

既然已经确定皇太极为人选,那么努尔哈赤就得帮助皇太极扫除障碍,第一个要扫平的就是代善。代善拥有的能量能太大了,他是唯一能与皇太极抗衡之人,所以必须先瓦解其内部势力,这就不难解释岳托、萨哈廉逼宫之事了。并且我们也可以推测,努尔哈赤生前一定是将自己的安排告知了代善,并且命令代善放弃汗位之争夺,于是就有了代善协同二子保举皇太极。

努尔哈赤进一步的动作就是除掉阿巴亥。细品阿巴亥一生之经历,就知道这个女人绝非德因泽只知争宠之辈,她能够从“桃色事件”中全身而退,重新夺回大妃之位,可见女人确实很有一套。并且她能够将自己毫无功劳的儿子多尔衮,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培养成为汗位继承候选人,可以说这个女人的政治能量不容小觑。对于这样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努尔哈赤是不能允许她的存在的,就像当年他决心除掉长子褚英一样。所以说努尔哈赤的遗言并非皇太极编造,而且皇太极敢当着代善以及众人之面宣告父亲的遗言,那绝对是有底气的。

▲努尔哈赤

我们再来聊聊努尔哈赤死前要召见阿巴亥这件事。我认为努尔哈赤召见阿巴亥的目的就是要将阿巴亥调离政治中心,避免她与其他贝勒,尤其是和代善串通密谋,妄想夺取汗位,进而导致后金内部政变。至于努尔哈赤在船上和阿巴亥说了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千古谜团,我个人推测是努尔哈赤什么也没和阿巴亥说,因为有记载努尔哈赤生命垂危之际早已经丧失语言能力了。另外更有努尔哈赤与阿巴亥在船上密谋让多尔衮继承汗位之说,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如果努尔哈赤真的想让多尔衮继承汗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众宣布,其次就是立下遗照,弄了个“密谋”岂不是多此一举,甚至是弄巧成拙。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努尔哈赤不直接立遗照,让皇太极以最“安全”的方式继承汗位呢?我分析原因有二:

1. 努尔哈赤生前已经明确说过是四大贝勒共同议政,他不想生硬的否定自己立下的规矩。

2. 这是对皇太极的最后考验,他只有顺利平稳的“摆平”这些危机,才真正有完成父亲遗志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的心服口服,也更是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住后金大局,不会发生大动荡。

其实这没有遗照的权力交接远比有遗照是更加安全,因为他不但保住了皇太极汗位的稳固,更保住了后金的前途。

我们真的要佩服努尔哈赤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而且事实证明,皇太极绝对是汗位的最佳人选。他不但将父亲之基业发扬光大,而且他很好地处理了与众兄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多尔衮的重用与培养,更是显示出皇太极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的创业之明君。

▲满文原档天聪三年

公元1626年,皇太极承袭汗位,次年改元天聪,成为后金第二位大汗,同时肩负着一切后金汗国人民的期许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公元1629年,皇太极充分利用袁崇焕与明廷中央的矛盾,使反间计将袁崇焕除之,为父报仇雪耻并且打开了通往中原的第一道大门。同年又首次提出首先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之治国方略,由努尔哈赤时代的屠杀汉人,转变为笼络并重用汉人。

公元1636年,皇太极于沈阳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次年改元崇德。崇德元年,皇太极东征朝鲜,朝鲜从此对大清称臣。

公元1641年,皇太极最心爱的女人,宸妃海兰珠病逝。皇太极从锦州一路策马狂奔回沈阳,但还是未能与海兰珠见上最后一面。至此,皇太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公元1643年,皇太极溘然长逝,享年52岁,尊庙号太宗。

《大清崛起录》系列 第三回 ,每周五更新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王金百

心有不甘力有未逮的意思是什么(心有不甘又能怎样是什么意思)2

农村土坯房改造建新房,政策尺度怎能灵活应变?日前,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胡某为满足村民需求、加快推进改建工作,违规审批扩大村民个人建房宅基地面积。结果在艾家镇纪委举办的信访开放日活动中,胡某被逮了个正着。

宜昌全面启动农村住房“消危减土”行动后,提出到2020年底,要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力争减少现有存量50%的农村土坯房。

七里村独居老人董某某常年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每逢刮风下雨,董某某的安全是村干部们最担心的事。“消危减土”行动开始后,村党支部书记胡某第一时间上门为老人宣传政策。

“现在市里正在开展农村土坯房改造,还有一定的补助资金。您这土坯房住着很不安全,尽快推了建新房吧。”

“能建多大面积呢?”董某某问。

“您现在家庭常住人口只有您一个人,根据政策,新建住房面积最多只能审批90平方米。”

“面积太小了,你能给我批大一点儿吗?”董某某提出扩建的要求。

“消危减土”工作任务拖延不得,董某某的危房问题也需解决,但董某某的态度一时间很难转变,这可怎么办呢?

胡某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妙招”。将董某某另立户口的女儿和女婿纳入其家庭常住人口,家庭人口达到3人,原本最多只能审批90平方米的住房,就可以增加到120平方米。

听完这个“妙招”后,董某某同意了拆旧建新。

没多久,董某某拆除土坯房并在原址施工建新房,胡某的心这才放下了。他觉得这事儿自己办得挺“漂亮”,不仅能顺利完成“消危减土”任务,还帮村民做了件暖心事。

2020年6月,艾家镇纪委举办信访开放日活动,组织纪委委员遍访党员,走村入户收集廉情信息。

“董某某家常住人口只有一人,怎么危房改造面积这么大呀?”董某某的危房改造面积违反政策的问题线索浮出水面,艾家镇纪委组建专班开展立案调查。

“我这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却要接受组织的调查?”胡某心有不甘。

“政策尺度怎么能说变就变?这件事上,你的初衷虽然是为了满足个别群众的需求而不是谋取私利,但是在政策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一碗水没有端平,不仅损害了其他群众的利益,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通过办案人员深入的思想教育,胡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久,胡某因违反党的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通讯员 唐强 黄雪梅 || 责任编辑 王小宁)

心有不甘力有未逮的意思是什么(心有不甘又能怎样是什么意思)3

我的老师

又到了教师节,心情莫名的低落。窗外秋阳菊花残,好转的疫情没带来一丝轻松。愧对的要谢得很多,因悲情早在清明想动笔的独一人。转瞬到了初秋,一笔债似的,要还,空无分文,脑海里也惶恐一片空白,找不到想借的人。低低的云累积着,甚是郁闷,尴尬极了。远逝的归结,终究心愿难了,缅怀我的老师——韩大杰。

初识韩老师,他沉心于教学,是范水中学的教导主任。那时的“范中”名气够响,对于我一个农村娃来说,可望不可及的。我的爸,难得求人的,怎么就抹开面子找了他。很庆幸,顾及“情面”的韩老师给了机会,通过严苛的插班考试,我进了85届初三(四)班。报名时,爸和我拜见了他。他住的宿舍是连排的,红砖蓝瓦,只见他着件考究的呢子服,四方脸,鼻直目朗,额头很敞亮,一笑起来眼光灼人,“小伙要加把劲,这次数考不理想,功课要均衡,不能偏科!”在高大的身影和爽朗的声音下,我紧张得要逃。严师如父。现在想起来,第一次见糟透了,没清晰地打量他,也记不起来他们的对话。

“心有不甘,力有未逮”。数学因错过了“范中”补习,一直不好,也就害怕见他面。在那个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此,我背地里哭了好几回。很快,韩老师从主任做到了副校长。寒假回到家,爸查了成绩才说,韩老师起初是爸的初中老师,因俄语通信差点被斗,还是爸有点影响力保了他。借着这点“交情”,遇见他,感觉了亲和许多,能聊上几句。中考前,高邮师范招生,出于“跳农门”参加了选拔,结果第六名多了两人,加了一道数考,自然把我落下了。某天,韩老师把我叫家去,足足聊了一个钟头,有语重心长的,有我诉原委的,也有拉家常的,还让女儿“青”去食堂打饭留了我。走出那间“红砖蓝瓦”,我倍有面子,充满力量,好似一切美好留在原地向我招手。打那后,“红砖蓝瓦”成了我永恒的“范中”印象。

忆往昔,要说得偏偏淡然,要表的终显苍白,想理个质朴美陈,可是锦书难托。何况,在老师门下,我属于不长进不敢攀的。想起来要算一件事,那是在高一,韩老师教我物理,“名正言顺”我成了弟子,这是件幸事。其实,他出差很多,讲课寥寥,难得的,在课堂上,那独有的口语“假嘛假嘛的”,总能引起满堂的捧腹大笑。他这手化繁为简,颇有造诣也易懂。可那年,我遇了件纠缠多年的心痛事,近一个月的饭票被偷了,那时是不敢与家里说的。恰逢申领助学金,我是班干部就顺带报了。女班主任是新近换的,刚出大学门,没什么经验,竞当着全班面听我的解释,言下之意“哪有这么巧的事!”我素以“方正”自居,一下崩溃了,悲怆地冲出了教室,连续几天没去。在同学劝说下,勉强参加了期末考,名次从前十掉到了底,我也搬出了校外。这是我唯一一次逃学的经历。

最想见又不敢见的,还是见到了!无巧不巧的,在校外泥泞的小路上,韩老师遇见了我,很是诧异,“这个点都在上课,你怎么无精打采的,是生病了吗?”简短的一句话,犹如在荒漠里找到了路,我激动得泪目无语。他不顾差旅地疲劳,把我带回“红砖蓝瓦”,中午在那吃了“小灶”。后来听人说,一向好脾气的“韩校长”开校务会发火了,而他的动怒屈指可数。戏剧性的,小窃惊动了派出所,是一个低年级的所为,只是我羞于班主任提,因这也连累了她。慢慢地我平复了,一切回到了原点,唯一不一样的,我不再怕见韩老师,总透着温暖又明亮。

相别韩老师,他静卧在床上,没了酷和洒脱。依稀记得是1990年,教师节后,我的妹妹去“范中”复读。走进那久违的“红砖蓝瓦”,看到他,已是特级老师的他,却重度腰椎间盘突出,上身无法动弹。我有点哽咽,想到他,他的才华,所教的数学、英语、物理都是自修的;想到他,他的多艺,操弄的手风琴、吉他、京胡是叹为观止的;想到他,他酷爱运动,在篮球场上能轻松地炫下球技。就是人们常说的,有些人无论在哪他都是主角……接下来的几天,我陪他说说话,聊些过往,也真切地感受了为人、做事之“道”。终于要离开“范中”了,他的小女儿“竹”到食堂打了饭,我和小妹在“红砖蓝瓦”一起吃了。饭后,一辆高邮牌照的小型卡车过来,简单地拉了些行李和书,我低着头帮他穿上袜子,有点想哭。走的时候静悄悄的,一路无语。

界首古镇是韩老师的家。穿过清幽的街巷,不宽,很有风味。脚下的青石板路,有点凹凸不平,但整洁而坚固。他的家沿河而筑,潺潺的流水激荡于流光中,师母早站在院门等着,她也是一位名师,将小院收拾得精致又温馨,我们少了些伤感,老师的话渐渐也多了起来。哪知,这一别,他再也没回过“范中”讲台。后来,那“红砖蓝瓦”,我倒是去了几回,我的妹和“竹”打伙伴,也知道了,老师的腰时好时坏,饱受着病痛的折磨。

再见韩老师,他正调动去扬州,是巧遇的。当时县上开两会,我就陪着他跑跑腿,陪着他找了“范中”老领导,后在政协任职。调试汽校的事顺利,他很高兴。过了好久,我在单位(子婴河工商所)接到电话,韩老师在附近一亲戚家,我赶过去,他向人夸耀,“这是我的一个学生”。闲聊起来,有人说,狗皮对护腰有好处。我便托人收购了一张。在界首古镇,我又见了那幽静的小巷、油润的石板、透明的溪水。从不收礼的他高兴地收下了,转身却拿了一堆礼定要我拎着。后来,爸对我说,“老师就这样,一辈子不愿欠人,他给你的总比你付出的多”。

多半是距离的原因,渐渐地,与韩老师断了联系。要论最后一次,都很平淡的。某天,我和同事在扬州,就转道去了趟汽校。或许在那他也是有名气的,一打听便找到了。聊的时间不长,他说现在的担子不重,工作轻松,身体也好多了,还给了新家住址。很快到饭点了,他便相留,在食堂共进了午餐。打那后,我没去拜望,给的住址也弄丢了。再后来便是惊人的噩耗,老师早几年就病逝了。今年清明,“范中”居老校长去了他墓上,后在校友群说,“韩校长”爱人身体康健,两个女儿事业有成。“逝者安息,生者安好”,愿岁月静好安然吧!

满园桃李竞芬芳,唯独不见当年人。一晃,相别母校33年了。高耸的水塔超大的银杏,是我抹不去的记忆;偌大的操场萌动的晚会,是带酸又甜的栖恋;袅袅的炊烟满香的蒸架,是会永流传的印象。虽说,那一排排“红砖蓝瓦”不见了踪迹,睹物思情,伴着朗朗书声的落日余辉还在,似是飞卷的霓裳,也像绯红的轻云,可不乱于世,不困于情。心系之,梦萦之,如果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但愿那里也有欢乐与感动。(宝应县市场监管局 乔修林)

来源:宝应生活网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