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摄影术是谁发明的(多少年法国人谁发明了摄影术)-尊龙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2-10-11 18:35 作者:什么都发的小琳同 点击: 【 字体:

摄影术是谁发明的(多少年法国人谁发明了摄影术)?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摄影术的发明和起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什么都发的小琳同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摄影术是谁发明的(多少年法国人谁发明了摄影术)1

摄影发展至今,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其,摄影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怎么发展的,又是谁发明的呢,现在就请往下看吧,这篇文章会给你答案的。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也叫做银版摄影术。他将曝光时间减少到只有七分钟左右,拍下了被广泛认为是第一张包含人类图像的照片《坦普尔大街街景》。图像展示的是一条繁忙的街道,但由于曝光必须持续几分钟,因此看不到快速移动的交通。但是在图像左下角,捕捉到了长时间不动的正在擦靴子的人。

《坦普尔大街街景》

虽然是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但是世界上第一张摄影照片缺不是达盖尔所拍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是在1826年由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这张照片是通过感光材料在阳光下曝光8个小时之后得到的。

《窗外的风景》

1839年在达盖尔宣布他的摄影发明以后不久,一位英国科学家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宣布他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摄影术--卡罗式摄影法,一种牵涉到首先制作照相底片的方法,与今天所使用的基本相同。塔尔博特实际上是在1835年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照片,早在达盖尔摄影术首次问世的两年前,但是塔尔博特因忙于其它几个项目的研究,没有立即把他的照相实验进行到底。所以摄影术发明家的头衔便被达盖尔夺去。

《开着的门》

摄影术是谁发明的(多少年法国人谁发明了摄影术)2

平时看抖音上的摄影师拍摄的作品拍的是真不错,看他们照的感觉很简单呀,但是为什么自己拍出来却总是惨不忍睹呢?有人说是多练习,努力干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偶尔能拍出好的照片其实大部分靠的是运气,自己也不知道照出来是什么样的,就是恰巧照得很好,结果我们就误以为自己的摄影技术很高超了,慢慢的就会发现你很难再拍出好照片了。

因为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照片差在哪或者好在哪,必然会导致自己的摄影技术很难提高,摄影是一门艺术活急不得,要慢慢的去体会去感受。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 摄影历史

1.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上的第一张有人的照片,它的名字叫《林荫大道寺院》拍摄的时间在1839年


红圈里面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在照片里的人,大家一定会有疑问这么宽敞的大街上为什么照片中只有两个人呢?因为这张照片足足曝光了10分钟!


达盖尔


赫歇尔


“摄影”photography----这个词语是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的时候,英国科学家赫歇尔爵士

给这个技术命名的。

2.摄影的原理,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墨翟在《墨经》中记载的,他发现光线透过一个小孔投射到一个黑暗的表面上时,在黑暗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倒立影像,这是摄影史上的第一个发现,也是摄影的历史开端。

3.第一个照相的中国人

1844年,法国海关总检察长为两广总督耆英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目前保存在巴黎摄影博物馆中。

耆英

关于摄影的历史知道这3点其实已经足够了,我也不过多讲一些文绉绉的历史知识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

二 摄影分类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在拍一张照片的时候,能确切地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类型的照片吗?我想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了解过这个问题。

现代摄影根据应用领域与表现内容的不同大致分为6大类,分别是风光、生态、人文、纪实、人像、建筑。

不管你拍的是什么内容都会是在这6类之中。

1.风光类

什么是风光类的照片呢?我们可以看到风光类的照片都是以景色为主,主要是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作品。

2.生态类

像这些动物类的还有一些植物类的就属于生态类的摄影,那么就会有同学问了,这看上去和风光类的差不多呀,拍的都是自然类型的东西,他们的区别在哪呢?主要是表达的主题不一样。生态就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风光类型的照片表现的主题就是景色漂亮,在拍摄的时候想表现的是景色,那它就属于风光类的照片;如果表现的是对环境的描述,比如拍摄的这头牛不是说这头牛很好看,而是这头牛所生存的一种关系,表达的是环境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生态摄影。

3.人文类


人文类照片通过记录人文和事物 ,通过它们来表现一种社会风貌 ,或者一种人文情怀,具有思想性。

4.纪实类

纪实类照片主要 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 ,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 ,具有见证社会的资格。比如上图是2020抗疫摄影展,记录了抗疫成功的喜悦。

5.人像类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从人像摄影开始的,平时我们的自拍,或者给女朋友拍的照片,这就属于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拍的好看,人像摄影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特写、环境人像、情绪人像等等。在北京三里屯就有很多老法师天天拍美女。

6.建筑类

建筑类的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和建筑相关的照片,建筑摄影分为两类,分别是写实类写意类,写实类主要是表现出建筑的功能和设计是,偏商业;写意类主要是建筑和风景一起构图,偏艺术。建筑摄影对构图是比较考究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故宫就非常讲究构图。

了解了这些摄影分类,以后会走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了解了拍摄的分类 ,才能决定照片的内容。 摄影分类清晰了,照片就越有内容。

下次我会分享镜头和相机的挑选,干货满满,敬请期待!

摄影术是谁发明的(多少年法国人谁发明了摄影术)3


2019年是“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诞辰200周年,主办方结合已成功举办的九届“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以及大沥镇打造“伯奇文化”,弘扬伯奇创新、创意、创造的伯奇精神,在伯奇故乡大沥镇举办了“纪念邹伯奇诞辰200周年——当代摄影的创新与重构”主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本届“伯奇杯”评审团成员、国内外摄影理论专家、学者、邹伯奇后人和族人,就本届参评作品出现的问题,以及秉持“守正创新”之态度,立足广东、面向世界,多维、深入、集中探讨摄影之新思潮、新面目、新问题与新动向,以期梳理现实、展望未来。——编者


盗梦空间

2018“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

(综合创意方向入展作品,选一)

纪白羽 摄


评委评语

作者受到了《盗梦空间》(inception)的启发,把城市进行了折叠,又受到了玩魔方的启发,把城市进行了“扭转”。但是,为什么是城市?为什么要折叠、扭转?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意义指向。我自忖他是在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城市都是疯狂的,然而是华丽的疯狂;所有城市都是美丽的,然而是冷酷的美丽(克·达·莫利语)。作为功能性的人造物,城市的人为意图极其明显,但几乎又不受控制。而反过来,它又成为人的塑造者和奴隶主。人对城市的作用,只能寄托在梦境中,虚妄而不现实。● 孙京涛


专家谈


以唯物史观看待邹伯奇摄影术

李洁军


从1839年法国宣告摄影术诞生,到1844年邹伯奇先生发明了中国第一架照相机开始,摄影作为一门以器物发明演绎成艺术表达方式的媒介,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因数字化的到来而渐行渐远。


研究研讨邹伯奇摄影术,纪念伯奇先生诞辰200周年,归根到底我们要涉及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是接受还是摒弃,是褒是贬,是全盘否定还是有选择地利用,这是摄影史研究者必须做出的抉择。


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我认为:要借鉴世界摄影术发明的历史经验,着眼邹伯奇先生发明中国第一架照相机的历史条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选择地继承、发扬历史理论和摄影发展经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连续动态过程,割断历史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被历史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经验,我们必须继承予以守正。被历史证明有错误的和有害的做法我们必须抛弃、改正并予以创新。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脱离历史条件的空谈摄影,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在纪念邹伯奇先生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要做邹伯奇摄影研究发展的推进者,做慎思笃学严谨的实践者,这是每一位摄影理论工作者应有的学术态度。


“创新、创意、创造”是伯奇精神的体现。当下摄影创作中处理好“器”与“道”的关系至关重要,唯“器”者不论“道”不能前行,任何艺术创作如果墨守成规,沿袭老的手法和思路,或简单复制记录都是肤浅的艺术形式。主办单位举办“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的初衷是为了引领摄影的创新发展,历届“伯奇杯”的入展作品,无论是在题材手法还是内容构思上都证明了“百花齐放”这一点。创新除了娴熟地依靠手中的照相机和数字媒介手段外,只有思想上的解放才具有创新创意的思路,才能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创意背后的自我内省

周岚


一提到创意摄影,往往总会先斟酌一下对其概念的描述,因为即便是最宽泛的分类方式也都会有相对应的研判标准,厘清何为“创意”,对理解这一“类型”的摄影作品会大有助益。虽然在学术上关于如何界定创意的内涵与外延的讨论还在延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成功举办了9年后的今天,这些见仁见智的观点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了创意摄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了摄影师或艺术家表达思想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就像“创”与“意”可以被认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一样,“技术”与“艺术”也经常会被分开谈论。现代主义时期,在摄影作品中自由运用移位、变形,拼贴、叠印、复制、挪用等手法进行的尝试,都为后现代主义创作在方法上埋下了伏笔。随着摄影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图像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创意摄影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觉表达领域,伴随着影像繁荣的到来,那些把创意摄影简单地理解为技术上的拼拼凑凑以及一些过于刻意炫耀技术手法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抵触。技术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枷锁,技术也不应是哗众取宠的肤浅把戏,创意摄影应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每一幅摄影佳作的背后都饱含了技术的加持,但是摄影技术显性与隐性的运用都应贵在巧妙,因为影像语言最有效的表达才是摄影艺术创作的关键。无疑,深刻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思索新技术的介入对摄影美学策略的影响与艺术格局的变化,可以激发对创意摄影可能性的更多期待。


正如简约不是少,而是没有多余一样,无论是对作品观念的诠释还是对形式的构建,准确性的拿捏是把握住作品恰到好处的分寸。创意摄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多从具体的、现实的拍摄场景中获得解放,依靠对影像语言的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新的影像构成,也就形成了新的时间与空间的叙事。因此,影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创意摄影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性的表达要求影像语言至少应当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首先,影像语言具有可识别性并且可以成为视觉沟通最基本的前提。其次,影像语言的表达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现代语言结构之上,并具备自我阐释的逻辑自足性。诚然,艺术创作的自由赋予了创意摄影先天的可能,影像语言的多义性与模糊性也为创意摄影营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但是,意义在建构的过程中若能以简洁、清晰、精准的方式呈现,依然是作为视觉艺术的创意摄影,在传递与沟通思想的过程中令人愉悦与美妙的动人之处。


究其实,观念以具体的影像语言在作品中获得陈述,这种实践的过程就是摄影师或艺术家自我内省的过程。创意摄影的实践可能是多元而具体的,但无论是限定主题或形式的商业项目创作,还是艺术家个人项目的创作,创意背后处处都体现了摄影师或艺术家对世界、对时代的理解与洞察。一路走来,创意摄影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注重表达创作者自我的内心诉求,并试图对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社会秩序、伦理道德和审美取向进行更为深入的诠释与演绎。摄影创作永远依赖于实践与创新,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创意摄影这一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在未来究竟会有怎样的发展,但是其不断锤炼与探索影像语言表达边界的尝试,已经印证了作为融合技术与艺术、思想性与实验精神的创意摄影,为创造新的视觉体验和更深层次的观念表达所作出的可贵努力与贡献。


“照相机”在哪里?

周抗


在参评了众多的摄影展之后,我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多少年来摄影大展的方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停留在一个“点子摄影、点子艺术”的方式方法上,太多人只是为了摄影评选而去创意和拍摄,从而形成,参评的作品让评委看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摄影两字是有深度与深意的,绝非是为了参加摄影评选而摄影,为了得奖而摄影,得奖、入选只是个人摄影进步与发展的起点,绝非摄影的终点。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数码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打破了摄影技术的壁垒,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使摄影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今天的摄影艺术其实是“拍什么不重要,怎么拍也不重要,怎么想才是重要的”。


所以,我想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摄影应该怎么走,中国的当代摄影艺术怎么发展?目前,“摄影理论”都是从国外借鉴的,是基于西方当代艺术的哲学构架,并且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张它的边界。而我们的哲学体系形成于春秋时期,礼学在宋朝达到顶峰,心学在明朝结束,在这之后的300年里,中国没有完成哲学体系的进化,更没有形成当代的东方哲学构架,以至于今天的艺术家们几乎全部按照国外的理论在进行借鉴和创作。东方的意识形态,或者是说我们的东方哲学,完全跟西方哲学是平行的,不是谁高过谁。将东方的哲学构架建立起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任务。伯奇先生在170多年前制作出中国第一架相机,而今天属于中国的“照相机”在哪里?值得每一个深思。


现当代摄影实践中的美学转变

高岩


我近期正在读一本书,特里·巴雷特(terry barrett)的《看照片看什么》,在书里我看到一段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特里·巴雷特提到:迈克尔·克勒在1989年的时候主编过一本书,叫做《构筑的现实:摆布摄影艺术》。迈克尔·克勒(michael killer)提到了现代和后现代摄影实践的美学特征。这本书是1989年编著的,距离今天已经过去30年的时间。今天的摄影在后现代实践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其实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迈克尔·克勒是这样拟定现代和后现代摄影的美学原则的,共有6条。第一,摄影艺术家应该寻找而不是发明被拍摄对象。这个属于直接摄影的立场,很明显这个态度是在抵抗当时的画意摄影。第二,摄影师不该对选定的现实片段做任何的更改。这点可以对比我们的国展纪实类的作品要求。第三,在拍摄照片过程中,摄影师应当试着把事物渲染靠近“客观”的样子,忠实于形式和细节。第四,不准再更改已经曝光的底片。第五,照片应当具有超完美的技巧。第六,摄影家的创意成就在于他们对主题的选择,对相机焦距和曝光时间的选择。一切矫揉造作的绘画效果都会削弱照片的特质,因此应当予以避免。他这些话里实际上暗含着对画意摄影的不提倡。


拥护现代摄影实践美学的摄影师有很多,比如俄罗斯的摄影家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rodchenko),还有美国的f64小组的亚当斯、韦斯顿等。布列松也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一员,虽然他是记者,可他的图像美学从形式的角度延续并发展为摄影的实践特征,而且他强调构图要一次成型,不允许再进行后期的调整。


克勒在介绍后现代的时候,会让人觉察到后现代完全是反现代的摄影,后现代摄影实践美学特征比较现代主义摄影是完全颠覆的。比如,摄影家必须发明被拍摄对象,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要捏造对象,仅仅只靠发现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要抛弃直接摄影,再就是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完全是由摄影者本人选择。摄影者可以在相机前安排或构思、摆布拍摄对象,要么利用别人的照片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


如果通过这些原则来判断,摄影家李洁军的作品《复制战争》,非常具有后现代摄影实践特征,包括摄影家何博的创作《延伸的刺点》,也是在围绕突破边界性质的实践。再就是一切曝光技术都是可以接受的,选择随个体之间特定意图而改变。还有负片或正片的修改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欢迎的,想象力越丰富越好。允许技术手段来形成正片或负片,炫耀的技巧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成功的画面经营策略。表面上的技术好坏并不构成作品的成败,作品的价值还需要通过技巧与创作意图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判断。


评判后现代主义摄影家创作成就的依据,是他(她)有没有本领能够瓦解和颠覆摄影图像真实客观和现实主义的传统诉求,转而赋予它自主性的创作特点。一部分摄影家反对精致,反对原作,反对完美的直接摄影。代表人物包括谢莉·莱文(sherrie levine)拍摄的沃克·埃文斯的照片,作品选择直接在美术馆进行展示,瓦解一个比较经典的原作。理查·普林斯(richard prince)拍摄的万宝路广告中的牛仔,用错构的方式进行,也是很典型的一种现成品图像的语言,包括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这个群体都是后现代摄影实践的代表人物。

那么,30年过去了,摄影的现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现代和后现代实践美学的线索上,我又添加了一个“当代摄影实践的基本美学原则”并做了几方面的梳理。


直接摄影不再被看做只是属于现代摄影实践的美学方法。究竟是发现还是捏造被拍摄对象,都需要服从摄影师的主观意念。无论是摄影师的艺术,还是艺术家的摄影,都不再是理论争论的范畴。我们不能仅仅从画面的形式角度来判断艺术家的态度和立场。


合理和有效地跨界。合理和有效的跨界使用摄影是允许的,一个雕塑家或者音乐人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很好的摄影师。在今天,这个现象很常见,比如雕塑家欧文·沃姆(erwin wurm),他在不断实践雕塑理念的过程中发现摄影是记录他雕塑不可或缺的媒介。


一张被拍摄完成的照片不再被看做是作品的结束。照片在展览空间和其他媒介中传播时所呈现的尺寸、方式,才是作品最终的状态。我认为这点是当代摄影领域特别重要的特征。有不少的艺术家认为作品只有在展览里完成与观众与空间的对话关系之后,才算是成品。一切的胶片或者数码技术都是可行的。数码和胶片是具有不同修辞语言的图像系统,选择随着个体艺术家的改变而改变。


所有对胶片或者数码照片的更改,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受欢迎的。想象力越丰富越好,作者在修改或者挪用照片时要基于道德、伦理和作者的观念需要的基础之上。


最后,判断今天的摄影家的创作成就所依据的,是看他是否有能力提出问题,以及他针对所提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摄影,我们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摄影是按下快门之前的工作。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按快门之前的思考时间是摄影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提出好的问题,才能进一步用个人的方式探索出独立的图像系统。今天是问题与图像的时代,能不能拍出好的照片,要看我们能否提出好的问题。就像是德国贝歇夫妇代表的杜塞尔多夫学派,推动了直接摄影和观念艺术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了直接摄影在艺术领域的崛起。


法国的让·吕克·穆列内(jean-luc mulène)、布鲁诺·撒拉朗格(bruno serralongue)都是使用直接摄影的艺术家。当然最典型的是英国的马丁·帕尔(martin parr),他的作品是直接摄影与观念性完美结合的产物,在他的照片里既有观念,又有直接摄影的传统。美国的埃里克·索斯(alec soth)也是必须提到的,因为他改写了纪实摄影的叙事结构。还有菲利普·卢卡·迪克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荷兰的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和日本的杉本博司等,他们对摄影的思考和实践共同构建了问题与图像的摄影时代。


创意的多元发展

吴吕明


2019年,是中国清代物理学家、学者、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先生诞辰200周年。邹伯奇先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对感光底片的制作、照片的拍摄、冲洗和印晒等进行探研,著写有《摄影之器记》和《格术补》探讨摄影技艺的理论,独立制作出中国第一架照相机,被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的实践成果,不仅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更具备永不过时的启示意义。


广东,是中国摄影的发祥地和前沿地,西洋摄影术最早从广东登陆进入中国,在广东留下深刻的历史印痕和记忆绳结。作为全国摄影大省,广东摄影一直走在前列,拥有众多的摄影全国之最,但若从群众摄影的角度去审视,广东人的摄影长期被认为是甜美好看的沙龙片、糖水片。正是为了扭转广大摄影人单一偏向艺术沙龙摄影的倾向,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从2006年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变革观念、多元发展”的理念,引导广大影友把镜头转向摄影纪实,朝向多元摄影发展。


摄影潮流的每一次转变,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连。随着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格局与文化生态深刻变化。摄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与高潮,边界不断打破,其身份、定义、理念、语言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嬗变与重构,为创新提供了生动的背景与语境。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意之表达,具有创意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说:“随着photoshop的发展,摄影将会向绘画回归。”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但由电脑科技引发“数字化”“智能化”的革命性发展,确实拓展了摄影表现的无限可能,给摄影艺术带来别样的生命力。


恰逢其时,为了纪念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的重要贡献,宣传广东历史名人,更为了体现“伯奇”的创新精神,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等机构单位提出了“创意摄影”的大胆创新理念。在当时摄影界力推纪实摄影,许多人还纠结、迷茫于“照相”与“造相”的时候,“伯奇杯”大胆提出“‘创意摄影’强调的是结果,鼓励用各种影像技术手段进行创新”的理念,的确令人振奋。作为全国首个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创意摄影”专题大展,“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无疑是开启了业界先河,充分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广东创新精神,是切实弘扬伯奇创新精神,创意推动摄影多元发展的成功举措。


在每一届评选过程中,不仅会推出一批可作为创意摄影“风向标”的精品佳作,且每一件入展作品还有作者本人的创作阐述和评委评语。每一届关于“创意摄影”的研讨会,都会有传授关于创意摄影以及围绕创意摄影而形成的主题观点和学术文章。如此带有显著学术引领的大展操作程式,是很少有的。正因为具有较高的学术营养,更加吸引了创作者对于“伯奇杯”的关注,也对大展起到很好的推广、互动作用。


在首届“伯奇杯”发布会上,对“创意摄影”的阐释是:“创意摄影不是一个门类,而是一种艺术的自我表现方式。在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影像语言、理解设计的形式元素的双重基础上,将技术、艺术与情感精确地融于一体,成功地表达意图”。我认为这应该是“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大展的定位基点,“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大展提倡视觉书写能力训练,强调“将技术、艺术与情感精确地融于一体”,应该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摄影艺术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但“伯奇杯”从跨揽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两个类别开始,慢慢收窄了面向的群体,更多侧重于商业广告插图的方向,着眼于商用传播摄影,面向商业广告摄影师、媒体客户、高校摄影专业师生等特定专业摄影人群倾斜,后来开始进入院校推广,更有向院校摄影倾斜的势头。从而使得与社会上庞大的摄影爱好者队伍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商业广告摄影无疑是更注重创意应用,更能体现创意设计的直观成效。侧重面向商业广告摄影并无不妥,但过于偏向商业广告摄影,甚至让人以为“伯奇杯”就是商业摄影师的天地,从而显得有失偏颇了。秉持艺术发展的方向,朝当代艺术发展,向着学术高度挺进,这一点非常正确,但院校学子“拿来”的“创意”,许多就是将西方艺术生硬“转译”成“新美术”摄影,虽有视觉新鲜感,却没有新思想、新内容,说服力不够。实质上,所有的摄影类别都不能缺少创意,创意思想是摄影与艺术的灵魂。秉持多元开放,才能真正弘扬“伯奇”创新精神。


创意,不是毫无根源的奇思妙想。创意,不能成为打时间差与地域差的抄袭。艺术跨界并不是把经典画作置换成“造相”,或将“照相”变成画意的新美术。临摹、借鉴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考。要有想法,有手法,要把摄影的“想法”与表现的“手法”做到高度的融合,从而使创意思想得到艺术升华。“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大展的定位随时代而变,是应该嘉许的。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商业摄影运营越来越讲求创意策划和定位设计的团队操作,摄影师只是担当商业摄影素材的拍照角色,已经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向高校摄影倾斜,鼓励年轻学子树立创新、创意、创造精神,培育人才,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从这几届院校学生来稿中看到的却多是没有什么思想含义的“拿来用用”、把习作当作品、模仿痕迹重、思想性不足、内容主题空洞无物、陷入套路化、程式化……不能再让院校学生从西方艺术图库里“搬运”些东西回来“致敬”就能入展而成为扬名的通道。“创新守正”,要使“伯奇杯”展现更多具有中国精神的视觉创意精致创作。


摄影已经进入到当代语境,改革开放40年造就的巨大动能也给中国摄影人一种跳跃式的跨越可能。一步跨入到当代艺术的世界前沿,文化背景和观念的差异,造成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依然普遍欠缺艺术审美能力。摄影的大众化与精英化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当少数精英向着更高标准去追求当代艺术表达的时候,我们还必须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摄影文化现状,去传达摄影的传统美学与技法,让广大摄影人了解现代艺术变革前后所存在的视觉艺术基本法则,以及创新、创意、创造的艺术革命精神。留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思绪飞扬、又体现技艺精湛的影像空间,从最广大的摄影人群中去培育更多的“创意摄影”拥趸,激励基层摄影人士积极进取,用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艺术摄影梦想,才能让“伯奇杯”走向更高更远。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