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以后回去开药的流程-尊龙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2-12-01 22:18 作者:威海广播电视报 点击: 【 字体:大 中 小 】
出院以后回去开药的流程?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疫情期间复诊、开药、想看病怎么办?听听医生怎么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威海广播电视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出院以后回去开药的流程1
疫情防控期间,有市民咨询相关就诊取药等问题。为解决大家的疑问,威海市立医院有关科室做出答复。
问:到了出院复诊的时间,但是非常时期,不想去医院复诊,怎么办?
答:可以关注威海市立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网上医院,点击出院复诊,与医生在线交流。医生可在线开具检验检查单及药品,患者在线支付后,直接来院检查即可,药品可到医院自取,也可快递配送到家。
问:原来的药吃完了,怎样能买到药,又不用去医院?
答:可以关注威海市立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网上医院,点击在线问诊,与医生在线交流。医生在线开具药品,患者在线支付后,选择配送上门,药品可直接配送到家。
问:低热、咳嗽,不想去医院,又怕在家耽误治疗怎么办?
答:威海市立医院网上医院开通了发热咨询门诊,安排内科医生24小时在线,为市民提供免费专业咨询服务。
问:长假结束上班了,不敢跟同事说话、接触,觉得周围都是病毒,很苦恼,怎么办?
答:威海市立医院网上医院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针对受本次疫情影响,有心理困扰的市民,安排心理工作者24小时在线,为市民提供免费专业咨询服务。
问: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完了,害怕去医院增加感染风险,怎么办?
答:胰岛素、眼药水等属于冷链药品,为保障药品疗效,不提供配送服务。但可以通过网上医院在线问诊,与医生在线交流,医生在线开具胰岛素,患者在线支付后,选择医院自取。市民请携带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医保卡或市民卡等),做好个人防护,直接到1号门诊楼1楼西药房取药即可。通过这个流程,可尽量缩短在医院停留时间。
问:慢病开药怎么办?
答:因网上医院尚未开通医保相关服务,故慢病患者需到2号楼1楼慢病门诊开药,自助机缴费后,直接在旁边慢病药房取药即可。
问:做完检查报告出来后,不想再去医院怎么办?
答:可以通过网上医院在线联系医生,医生在线解读检验检查报告,给出诊疗建议或开具处方。
问:听说医院很多门诊都停诊了,想看病怎么办?
答:急症患者可到医院急诊就诊,部分停诊专科门诊也保留了急症诊室。其他患者可通过网上医院在线问诊,减少来回往返医院,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出院以后回去开药的流程2
北京医改启动一周多了,有些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惑。
例如,有些人反映:
现在大医院里跨科室开药难了,医生开方手紧了,感觉开药不如过去方便了。
针对这一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昨天,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了解到:
市卫计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平衡患者用药安全和就医需求,本市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补充通知,其中规定:
“
对连续治疗、病情无进展且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专科医生可根据其病情需要,代开其它专科药物,并做好病历记录。
”
此外,如果患者只是让当初接诊的医生看一下化验单,那就不用再单独挂号了。
出台新政:
满足条件可跨科开处方
“
跨科室开药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又确实有一些需求,我们经过多轮验证和讨论,出台了这一补充文件。
”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
该文件旨在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优化就医流程,在改善医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该新政规定,专科医师开具非本专业疾病诊疗处方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医师诊疗活动应以本专业疾病为主,根据病情需要代开其它专科药物为辅,并做好病历记录;
院内信息系统可查看其它专科医师对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记录;
代开其它专科的处方应属于目前该疾病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即为连续治疗,病情无进展,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品、剂量、时间)。
这种情况不用再单独挂号
此外,在一个诊疗单元内完成的各项化验检查,患者持报告结果请接诊医生解读的不再收取医事服务费。
对于这一规定,相关负责人解释:
如果患者只是让当初接诊的医生看一下化验单,那就不用再单独挂号了。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没有挂号,医生就无法开出医嘱。
也就是说,如果看完化验结果后还需制定治疗方案,则患者仍需挂号。
热点答疑
1、医改后医生的处方权收紧了吗?
答:中国人的家庭小药箱非常丰富,很多都是通过提前开药攒下来的。
然而对医生来说,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辩证施治,就拿咳嗽来说,有的药是治疗干咳的,有的是治疗化痰的,每一个疾病阶段适用的药物是不同的。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提前存药的习惯不可取。医改后,不会因为控制大处方,医生就“惜”用药,而是努力避免滥用药物。
2、医生开具处方需遵循什么原则?
答: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一定会遵循国家《处方管理规定》和本市医疗保险有关规定,也就是“急三慢七”原则,即急诊开药量3天,慢性病开药量7天,出院带药量7天,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开两周量。
但对于十种慢性病和特种病患者,门诊最多可开1个月的药量。现在在社区医院,患者如果签约了家庭医生,在治疗稳定等情况下,还可以开2个月的长处方。
事实上,就算是高血压这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变化,有可能会出现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如果导致血压变化的因素改变了,或者患者对这种药物敏感了,可能就需要换药。
(内容来自北京日报 微信编辑 王璇)
北京通州发布
微信号:bjtzfb
通州权威信息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
出院以后回去开药的流程3
学院路街道十五所社区医务室,pos机对准了曾奶奶手机微信支付里的二维码,完成挂号流程。开药之后,再次扫码完成收费,整个过程只有短短5分钟。社区巡诊中,为有需求的患者开具处方,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诊疗
在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社区医院中,都在践行“向前一步”的宗旨,将医疗服务送到养老院社区中,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
家医
社区设移动医学工作站
上午9点,志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刘存午带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pos机,与家医团队一起来到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十五所社区。原本只对十五所职工开放的医务室,临时充当起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移动医学工作站。
得知81岁的康奶奶尚未签约家庭医生,护士杜海英立即取出一份个人健康档案表,详细询问老人的药物过敏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等基本情况,并现场测量腰围、臀围、血压等数据。填写信息后,康奶奶拿到一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
在她前面,79岁的曾奶奶也是第一次来体验。“我就住旁边这个楼,之前开药都要跑到东边的卫生站去。疫情期间东门关了,得绕好大一圈,我这腿本身就不好,走过去太费劲。好在社区微信群里通知说这里也能开药,就赶紧过来瞧瞧。”
与刘存午一起巡诊的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董瑞萍拿起pos机,扫了一下曾奶奶手机微信支付里的二维码,完成挂号流程。刘存午为曾奶奶开好药后,董瑞萍再次用扫码的方式完成了收费,整个过程只有短短5分钟,“您下午两点过来取药就行,到时候处方单和发票也一并给您带来。”
据董瑞萍介绍,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10支家医团队,从5月12日开始进社区巡诊,为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为有需求的患者开具处方,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佘瑞芳表示,中心事先还对家医团队进社区巡诊的相关工作规范、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培训。此外,还进行了实践演练,确保巡诊能够顺利进行,“下一步,我们考虑在社区设立智能药柜,减少人力消耗,也方便居民取药。”
上门
满足养老机构诊疗需求
不久前,安贞怡园护理负责人王莉打电话和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宇沟通情况,有四位在院的老人需要更换导尿管,一位老人需要更换胃管。了解情况后,护士齐娜辉做好防护来到了养老机构,在养老驿站一层已消毒的隔离室操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逐一为老人更换尿管、胃管。
王莉特意发来微信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在疫情时期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昨天,护士小齐技术真棒!换管顺利、通畅无不良反应。谢谢你们了。”
疫情发生以来,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肩负了医养结合协议机构安贞怡园、安华怡园的诊疗工作,还为未签约的阳光积善之家养老照料服务驿站优先提供上门服务。“医养结合”模式开展以来,送医上门的做法也延续至今。每两周有医生、护士团队上门为老年人做周期性巡诊。老年人看到常有医生来巡诊治疗,都很安心,也都十分踏实。还定期为老年人上门体检,每次都是自己运来各种仪器,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得到了很多便利。安华怡园养老照料中心院长助理李道建表示,与社区医院的医养结合项目让机构和老年人都有了依靠。
“疫情期间,我们向前一步,帮助养老机构抗疫同时提供诊疗服务。医养结合是未来一种方向,将社区医疗站引进养老机构中,不仅能为居民看病,也能为机构老人提供及时的治疗,真正做到医养结合。”王宇表示,在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时,医院也会对老人的健康进行评估。对于养老分级、管理都有积极意义。此后便会定期评估,同时医院派出康复师,对机构的护理员进行培训,保证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康复
科室自制动作教学视频
“阿姨,您这个动作要慢一点,身子要直……”下午3点,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治疗师柳静然打开手机微信,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远程指导患者代女士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屏幕另一端,代女士正在家里对着镜头调整自己的动作。
“如果中断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就会出现倒退。时间一长,还可能造成肌肉粘连,康复难度也会更大。”因患有肩周炎,代女士曾在春节前到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门诊就医。柳静然表示,考虑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不容耽搁,中心康复科从2月份便开始尝试推出远程居家康复指导服务,“康复科总共有11名治疗师,每名治疗师都有自己负责的患者。”
每周,柳静然都会通过微信联系自己负责的5名患者,辅导他们在家坚持康复训练,“一对一远程指导,最大的好处就是有针对性。”此外,柳静然还会给患者发一些居家康复训练的小知识,以及科室自制的康复动作小视频。柳静然表示,下一步中心还会考虑给患者配备手环,监测心率等指标,确保康复训练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进行。
远程
在社区医院向专家问诊
5月21日上午10点, 74岁的李云霞躺在丰台区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床上,b超科医生孙静改正在用超声探头,在她的颈部周围仔细检查。b超室内,“远程超声会诊平台”也将图像实时传输至中日友好医院超声科,超声专家李程正端坐在屏幕前仔细观察着检查过程。
从2019年7月底开展至今,每周四上午,这样的远程超声诊疗便会在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日友好医院间隔空进行。疫情期间也未中断。
家住政馨园小区的李云霞,距离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步行仅需5分钟。检查后,她与李程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得到了三乙级医院超声专家的权威诊疗建议。“出门买个菜的工夫就把检查给做了。”
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海燕表示,远程诊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目前已经做了314例远程超声会诊检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专家诊疗相联系,老年人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开辟了指导、诊疗新途径。“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中日友好医院治疗,出院后还回到我们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形成闭环型管理。超声科的医生也与专家形成了师带徒的模式。”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赵喜斌 宗媛媛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20